第136章 商贸(1/2)

刘翰此次过来可不仅仅只是来送太史慈和刘政,他还带着大量的商队前来交易。辽东虽然是苦寒之地,可是他还是有很多特产是内地所需要的,比如说:人参、鹿茸、毛皮、熊胆、虎骨等等。

商队中还有些辽东不常见的稀罕玩意儿,像鲸须、鲸蜡、这次甚至于还有一大块龙涎香。

这些东西来自于倭人北海上的渔民,这些人最擅长远航,他们总是在每年春日开海的时候,去北海捕鲸,然后在大海开始出现寒冰之前满载而归,这些东西是刘瀚冬天里从倭人渔民手中换来的好东西。

鲸须,是须鲸类(如蓝鲸、长须鲸、大须鲸等)口部的一种巨大角质薄片,柔韧不易折断,呈梳状,在还没发明塑料的时代,鲸须可以作为塑料的代用品,鲸须做成的梳子在京城可是很多美人梦寐以求的好物。

鲸脑油,是一种提取于抹香鲸头部的特殊鲸油,这种油在常温下呈蜡状,通常用于制作蜡烛。

刘辩后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知道鲸脑油制作的蜡烛乃是蜡烛中的极品,可产生明亮而又无烟的明火。

“你这些鲸脑油是花了多少钱换来的?”刘辩非常好奇鲸脑油在这个时代的价值。

“这一大桶鲸脑油换了一倍于它的大米,”刘瀚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什么?”刘辩吃惊的睁大了眼睛,问道:“倭人缺大米吗?我怎么记得倭国生产稻米呢?”

“我们称他们为虾夷人,他们自称为阿伊努人。这些虾夷人居住的岛上不能种禾稻,也吃不到稻米,以吃鱼为主。所以稻米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主要是用来祭祀神灵。虾夷人虽然然也住在倭国的岛上,却不认为自己是倭国人,因此倭国人不允许卖给虾夷人稻米。对虾夷人来说,稻米比鲸蜡油更重要。”刘瀚笑着说道。

“奸商!”刘辩笑骂道:“你用两倍的稻米换来鲸蜡油,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当然不会!”刘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不但不会痛,那些倭人反而是非常感激我,因为真正那些没有良心的奸商只肯给他们同体积的大米,遇到我他们算是遇到了贵人了。”

“好吧,那鲸脑油此时在我朝价值几何?”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洛阳城中曾有一寸蜡烛一寸金的说法......”

“......,”刘辩已经是彻底无语,不过却也是对这条航线充满了信心。

除去货物,这次回程的海船还装载了六百匹战马,如今刘辩手中战马足有三千多匹,足够他目前所用,所以带回去给东莱郡增强骑兵的力量。

随船同行的另有五百名乐浪郡各族子弟,他们以交换锻炼的名义赴东莱郡学习,等到回来的时候东莱郡也会安排人员以相同的名义到乐浪郡来。

这种交换将会促进两地的交流,让两地真正的融合到一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