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第二百一十章 炎都山闯王宝藏 (鲜花鲜花)(1/2)
[第2章第一卷 毕业归来]
第214节第二百一十章 炎都山闯王宝藏 (鲜花鲜花)
“嗯,你做得很好,妙香,你先在那里安心休养吧!”李茹真挂上电话,默默望着窗外远处的炎都山,心里暗暗思量:郭立青黄婉蓉准备派林天龙去炎都山查找黄枭龙的下落,那么黄枭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与“闯王宝藏”有关呢?省城调查组突然空降炎都市,双规了孟元庆父子,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原因?黄枭龙失踪与省城调查组有没有关系?省城调查组此来与“闯王宝藏”有没有关系呢?背后是不是梁宏宇在操控?梁宏宇柳雅娴还有梁亚东一家人到底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李茹真这个副市长不是浪得虚名,她也是大学本科毕业,除了对经济有研究之外,对于史籍也一直有浓厚兴趣。
毕业之后进入炎都市政府先被安排在档案局工作,曾经在炎都市古县志看到过这个传说。
在中原南部边陲的炎都山林区,上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有关宝藏的神秘传说,相传李自成带着“九驴十八担”的金银珠宝归宿到了炎都山,为了这个的传说,不少人一头扎进了这个寻宝的旅程,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炎都市古县志档案讲述的内容与传说中埋藏在中原境内的一批神秘宝藏有关,传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败后,最后归宿到了炎都山,并将“九驴十八担”的金银珠宝藏在了炎都山某个不为人知的地点,那么这“九驴十八担”金银珠宝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有人通过估算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六个亿。许多年来,这批深埋地下的巨额财富就一直吸引着无数寻宝者的目光,但因为年代久远,一直没有人能找到这批宝藏的下落,然而就在不久之前,炎都山附近的天塘村却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有人称,找到了埋藏这批宝藏的具体地址。
炎都山脚下的天塘村,是一个保持着两百年前历史风貌的古老村落,在这座神秘的村庄里,几百年来,一直口口相传着一句充满玄机的秘诀:“石岩冲,三座桥,慢行百步走,三窑金”,据说,只要能破解这句秘诀当中所藏玄机,就能得到一笔巨额的财富。而这笔财富的主人,则正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败后,带到炎都山的“九驴十八担”金银珠宝。
天塘村村民郭天发说:他(李自成)拉来的银两仍上千斤,有九个驴子拖,有十八个人挑。据传说,李自成走的时候,把宝藏埋了,把知道的人全都杀了。
从古至今,这句神秘的口诀引诱着无数人前来寻宝。70年代末期,正是炎都山寻宝行动的最高峰,为了得到这笔的宝藏,天塘村里的5个男丁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秘密结下了盟约,他们面对祖先灵位发下重誓,无论谁先发现了宝藏,都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当地村民很多地方都挖过,挖了很深以为那里有国宝,就挖下去,突然间下起了大雨…
然而没过多久,恐怖降临了,寻宝的村民居然一病不起,不久便有人离开了人世。传言,他们是遭到了守护宝藏的亡灵的死亡诅咒。村民死后,恐怖并没有因此而结束,有人在晚上看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一幕。
天塘村村民说:我们村里好多人都看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影子)好吓人的,晚上山上有一团火飘来飘去,像鬼火一样,村里的小孩子都不敢出来。披着长发的诡异身影,令人毛骨悚然的无名鬼火,这一切似乎在预示着将有什么事情发生,参与了这次寻宝的村民们惶恐不安,但细心的村民却发现,村庄后面的大山里,有几个土堆被挖动了,旁边还散落着一些陶器和瓷器的碎片。
天塘村村民郭天发说:挖了一个好大的眼,盗墓的人挖的,我们都看见了。[网 <a href=”<a href=”<a href="http://””" target="_blank">http://””</a> target=”_blank”><a href="http://”</a>" target="_blank">http://”</a></a> target=”_blank”></a>]
原来,村里出现的鬼影是盗墓贼在装神弄鬼,掩人耳目,但奇怪的是,很多有价值的文物都被盗墓贼随便丢弃掉了,这些反常的迹象很不符合常理,那么这伙盗墓贼究竟是在寻找什么东西呢?这件事情很快引起了天塘村一位叫谭延德老人的注意,他仔细查看了被盗墓贼丢弃的文物后,做出了大胆的推测,这伙盗墓贼一定是在寻找传说中李自成留下的“九驴十八担”财宝。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1644年,率几十万起义军推翻腐败的明王朝后建立了大顺政权,李自成称帝四十二天后,明将吴三桂引领清兵进入山海关,从此,李自成连连失利,转战河南、陕西、湖湘等地,最后不知所终。
当地专家:李自成是主动撤退的,沿途没有经过大的战役,所以他的兵力应该还是存在的,所以传统说法他在九宫山只带了20多个人被地主武装打死这种说法是不太可信。
当地专家:作为李自成他自己本人有没有来过炎都山,这个县志上没有明显记载,但是李自成的部队是肯定来了,几本县志上都有相关记载。
经过仔细考察,谭延德绘制出了李自成进驻炎都山的线路图,那么,既然李自成的部队确实到过炎都山,那么有关李自成藏宝的传说又是否成立呢?如果成立的话,那批传说中的巨额财宝又到底埋在哪个地方呢?随着李自成进驻炎都山线路的清晰,谭延德又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在炎都山林区内,他找到了一个名叫“皇藏岩”的山洞,谭延德认为他已经基本上抓住了破解李自成宝藏的契机。
谭延德:(李自成)以蕨子坪为大本营时,埋有假墓4043蕨子坪里面还有一个皇藏岩,这就更加证明了李自成(住在那里)因为他是大顺皇帝。
谭延德发现的这个岩洞,洞口非常隐蔽,洞内怪石嶙峋,青烟缭绕,寒气逼人,在洞口的一个平台处,留有一层防潮的三合土沙层。很显然,这里应该有人活动过,根据这个充满皇家风范的洞名,谭延德认为,传说中李自成所带的宝藏,应该就藏在这个岩洞之中,但经过仔细发掘后,结果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当地村民,郭天发:传说,李自成到这里,住在皇城岩,这是老一辈说的,在那里挖了一些铜城出来,其它宝藏没发现。
难道说有关李自成所携带的“九驴十八担”金银珠宝的传说只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结果,又或者说这批数目巨大的宝藏仍旧还藏在一个鲜为人知的陷蔽之地,就在谭延德的寻宝进入绝境的时候,他的同伴郭天发突然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在与炎都山相距近80里外的白沙圩乡,他们找到了一块刻有李闯王之墓的石碑。石碑高约2·5尺,宽一尺,厚约0·5尺,碑文为阴刻。
谭延德:因为有李闯王墓碑,这就更加证明了李自成(归宿)在我们炎都山。
当地村民郭天发:我上山去挖药,挖到一块墓碑面朝下,我怀疑是他(李自成)的墓,一挖只挖到了好多人骨头,没有珠宝。
李闯王墓碑的发现,虽然对于宝藏的发掘并没有起到直接的帮助,但谭延德认为这或许是为他寻找那批传说中的宝藏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藏宝的地点并没有在李自成军队曾经活动的炎都山核心区,而是在其相反的方向。
谭延德逆方向寻找,终于又有了惊喜的发现,在路边的山坡边上,有一堵人为垒砌的石墙,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并非一项简单的工程。难道那传说中的宝藏就埋在这石墙的里面,如果不是宝藏的埋藏地点,那么,在这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又为什么要兴建一个如此浩大工程呢?
谭延德:一般老百姓是不会搞这个工程,长有一百多米,宽有10多米,有三层,根据老百姓的传说,这是李自成大顺农民军的驻地,这条是古道,通到蕨了坪去了。 www..com
通过走访,谭延德得知,在这条小道的尽头,也就是与石墙相距不到一公里的地方,相传有一个巨大的山洞,名叫溶家洞,正好处于炎都山的背面,传说被清军连续追杀而穷途末路的李自成,在原始丛林中辗转多个地方后来到了溶家洞,后来,因为山体遭受雷击而导致洞口湮没。根据传说和历史遗迹,谭延德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谭延德:因为溶家洞岩洞非常大,有一个水洞有一个旱洞,据说可以藏一万多人,国宝也一概带到里面去了,被雷打下来封死了。
而对于谭延德的这一说法,相关专家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当地专家:有关李自成的宝藏,这些都是民间传说,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因此,我认为可信度不高。
为了探寻李自成的归宿以及有关李自成宝藏的传说,谭延德整整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也投入资金十多万元,但现在,因为资金的短缺,加之工程的浩大,他的发掘工作不得不被迫中断。一代英雄,李自成最终到底魂归何处?他传说中的宝藏又藏于何方?在历史遗留的蛛丝马迹中,人们用最淳朴的想象勾画出一个美妙的传说,虽然动人,但传说终归是传说,炎都山也在静静地等待,等待史学家来揭开这些动人传说的神秘面纱。
李茹真为什么对此如此执着?因为谭延德正是她的父亲,父亲已经不在了,可是父亲的遗愿传承压在了她的肩头。
李茹真后来经过研究也认为,闯王李自成在北京抢掠一空获得了明王朝大量的财富,战略撤退也是有拿着这些金银财宝东山再起的意图。而要找到传说中李自成所埋的宝藏,就必须先找到李自成的归宿炎都山的依据,随着仕途发展在先后出任乡镇镇长的任期内通过调查,她发现,炎都山周边地区的许多地名,如奉天坪、永昌村、米脂坳等,都似乎与李自成的封号以及他老家地名系息相关,另外,李茹真又在《炎都市古县志》中找到了关李自成的支言片语,“顺治六年正月,闯贼余党一支虎,败遁过郴,杀戮甚惨”。县志上虽然没有提到李自成,但却提到了一个名叫曹子键的人物,谭延德认为曹子键正是李自成的化名。
李茹真认为李自成在九宫山假死时,政权已经不存在了,他(李自成)就打着曹国公曹子健的名义到炎都山来了。
自从担任炎都市副市长以来,李茹真又对此事燃起了希望。因为她发现郭立青黄婉蓉夫妇也在暗中查找“闯王宝藏”有关线索,更有甚者,远在省城的梁宏宇这二十年来,几乎每年都回来一趟,以前是他或者妻子柳雅娴回来,这些年是儿子梁亚东回来,表面上是经营他的那个明玉轩公司回来收购古玩玉器,其实也在暗中寻找着“闯王宝藏”的有关线索。其他还有孟元庆曹白凤夫妇、闻泰来闻泰达兄弟等人无一不是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之见利忘义之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