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2/2)

长石的类质同象替代很发育,它们的化学组成用常用OrxAby Anz(x+y+z=100)表示。Or、Ab和An分别代表KAlSi3O8、NaAlSi3O8和CaAl2Si2O8,3种组分。以某二组分为主,可划分为两个类质同象系列:碱性长石系列(即Or-Ab系列)和斜长石系列(即Ab-An系列)。Or与An组分间只能有限地混溶,不形成系列。

长石的硬度波动于6-6.5,比重波动于2.55-2.75,相对密度2.55-2.75kg/m,两组解理完全。性脆,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对酸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钾长石颜色多为肉红色,也有灰和白褐色。钠长石为白,灰及浅黄色。钙长石为白色或浅灰色。

长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四面体,它由4个氧原子围绕一个硅原子或铝原子而构成。每一个这样的四面体都和另一个四面体共用一个氧原子,形成一种三维的骨架。大半径的碱或碱土金属阳离子位于骨架内大的空隙中,配位数为8(在单斜晶系长石中)或9(在三斜晶系长石中)。

长石晶体多数主要呈板状或沿某一结晶轴延伸的板柱状。双晶现象十分普遍,双晶律多达20多种。常见的有钠长石律、曼尼巴律、巴温诺律、卡斯巴律和肖钠长石律双晶。它们分别存在于三斜晶体或单斜与三斜晶体中。

长石常见乳白色,但常因含有多种杂质而被染成黄、褐、浅红、深灰等色,有的还可具有美丽的变彩或晕色。有两组完全解理,其夹角90°(单斜晶系)或近于90°(87°)(三斜晶系)。比重在2.55~2.75之间,随成分中An含量增高而增高,随Or的增多而减少。莫氏硬度为6~6.5。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就是长石,甚至在月球上和陨石中也常见到它们。在地下15公里深度的范围内,长石所占的地壳总重量竟达到60%。长石是构成火成岩的主要成分,在变质岩和沉积岩中也很常见。长石一般在火山岩和变质岩中存在的长石都很小,只有0.1~10毫米。在斑岩中可达5~10厘米,而在伟晶岩中有的可达数十米。长石是陶瓷和玻璃工业的原料。有的长石具有美丽的变彩或晕色,可被用作宝石的材料。

角闪石族矿物的总称,角闪石属闪石族中一员。镁、铁、钙、钠、铝等的硅酸盐或铝硅酸盐。与辉石族形态、组成相近,而以含OH为区别。单晶体比较常见,为长柱状,横切面为六边形。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0~6.5。发育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解理夹角为56°。

角闪石(hornblende)这个名称来自源于德语,是矿工的术语,horn可能指号角的颜色,blende意思是欺骗者。这种矿物呈黑色,并发光,属于含金属矿物,可其中并不含有价值的金属。

据晶系可分斜方角闪石、单斜角闪石和三斜角闪石亚族。单斜角闪石更多见,斜方角闪石亚族主要有直闪石和铝直闪石(gedrite);三斜角闪石亚族主要有散斜闪石

主要的有透闪石、阳起石、普通角闪石和钠闪石、蓝闪石等。是含(OH)的镁、铁、钙、钠、铝的链状结构硅酸盐,类质同象普遍。晶体呈长柱状,集合体呈粒状、纤维状、放射状等。一般为深色,从绿色、棕色、褐色到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 6 。两组发育中等的解理面交角为124°和56°。密度3.0~3.5。直闪石、钠闪石、透闪石、阳起石有时呈具丝绢光泽的纤维状集合体,统称为角闪石石棉,是工业上的绝缘、绝热材料。隐晶致密块状的透闪石、阳起石为软玉,是工艺美术品材料。角闪石是分布很广的造岩矿物。

普通角闪石是分布很广的造岩矿物之一。在火成岩中,尤以中性岩中最为常见,是其中的最主要暗色矿物。在酸性火成岩和正长岩中普通角闪石常为黄绿色;中性岩中以黄绿色为主,但也有褐色角闪石;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中多为褐色角闪石。在区域变质作用中,普通角闪石也有大量产出。变质岩中角闪石的颜色与变质作用的强度有关,一般情况下,较低级变质岩石中多蓝绿色角闪石,而中高级变质岩石多褐色角闪石,黄绿色角闪石分布较广,在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中均有产出。在区域变质作用中,普通角闪石也有大量产出。

普通角闪石为角闪石群(Amphibole group)矿物中最常见之矿物,化学成分主要为(Ca,Na)2-3(Mg2+,Fe2+,Fe3+,Al3+)5[(Al,Si)8O22] (OH)2,属单斜晶系的双链状结构,长柱状近乎不透明之晶体,其横断面为菱形的六边体,集合体常呈粒状、针状或纤维状。外观为绿黑至黑色,但条痕则为浅灰绿色,具玻璃光泽,且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和56°,此点可用来与辉石两组几乎呈现直交的解理面作为区分。摩氏硬度5-6,比重3.0-3.4。角闪石于变质岩及火成岩中极普遍存在,多由富含铁镁矿物的岩石变质而成,在作用发生时,常有硅铁镁等物质加入。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