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增设南镇抚司(1/2)

朱雄英思考了一会,就眯着眼睛,看着老爷子和老爹两人,道:“我有一条毒计,想不想听听?”

朱标眼神一动,便问道:“你有什么计策,可以说来听听。”

但是朱元璋听到这句话!

却是脸色大变,连连摆手,道:“你先坐下,先坐下,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

朱元璋看到这臭小子的眼神,就觉得心惊,上次的那条毒计,他当真是犹豫了好半天,才决定执行。

他虽然办案杀的人多,但都是光明正大的杀,还从来没有像上次那种,派人偷偷摸摸的给人家杀了。

那富户家里,可是有好几口子人啊!

当然了,调查清楚了,才动手,都是该杀之人,为了给灾民救济粮,朱元璋也是咬牙这么做了。

“先说说别的事情,锦衣卫裁撤的事情,最后在谈。”

朱元璋只能无奈的劝道:“你先缓一缓情绪!”

他深怕为了这么点小事,这兔崽子就要说,偷偷摸摸的把那些联名上书,要求裁撤锦衣卫的官员给杀了这种话出来。

“好的,爷爷。”

朱雄英撇撇嘴,就拿起桌面上的奏疏仔细的看了起来。

朱标眼神一凝,看着这爷孙两人,心中感觉这两人一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秘密。

不行,要找时间,找老爷子旁敲侧击的打探出来,他心里才舒服。

“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嘛。”

朱雄英看了一下,就道:“该治罪,该镇压的都照办就好,至于广东私自铸钱的话,这可是重罪。”

“皇爷爷要下令,把各省的宝泉局给撤了,把铸币权全部移交到工部,除了工部铸钱司之外,任何地方,任何人,任何衙门,谁胆敢铸币,立刻杀头抄家。”

朱雄英说完,就又道:“对了,皇爷爷,锦衣卫的事情……”

“等会,这里还有个事情。”

朱元璋从袖口里拿出一本册子,道:“是关于税课司的。”

“户部上奏说,税课司的税收减少了,说是要按照之前的三十取一的额度,恐怕会持续减少。”

税课司收的税,就是商税。

这其中包括,商贾,屠宰市侩,市场杂货税,买卖田地,房屋的契约税。

之前朱雄英在外出摆摊营业,就属于市场杂货这一块。

这些商业税,可以理解为老百姓自营的商税,可不是士绅阶层的商税。

就比如,他的亦忘川和城外的工厂,以及外城,内城的一些原本吕家的产业,自从接收过来,都一个多月了,官府的人还没来收过税。

并不是不用交税,而是官府的人不来收,不敢来收,亦或者收不到税。

也就是做账偷税,更有甚至抗税的,比如万历年的大规模抗税,那些人并不是真的老百姓。

就是当地士绅养的家丁,或是勾结一些私自开采矿产的矿民,打着老百姓的名义,一起公然抗税。

为什么,因为万历皇帝要钱嘛,而这些矿都是士绅的私产,以及当地豪强的产业,你皇帝要收取矿税,当然要找人闹事。

“这是个敏感的事情。”

朱雄英想了想,就开口道:“加了税收就会让老百姓增添负担,生意好的还没什么,生意不好的就很艰难了。”

“那怎么搞?”

朱标问道。

“设立不定额把,生意好的多交,生意差的少交,看情况而定。”

朱雄英给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可以稳定一下税课司的问题,这种所谓的商税,一年不如一年是常规操作了。

到后面,大明几乎收不到什么商业税了,全靠农业顶着。

“也只能这样了。”

朱元璋端起茶杯叹息一声。

朱雄英眼珠子在眼框内打转,思考起来。

任何政策改革,现在是不能去搞的,为什么?

因为,全国都靠农业那点粮食维持平稳,而很多土地都在士绅地主手中,只要国策大改,必定会天下大乱。

只能一点点的来,税收这个点,现在,是绝对不能去大改的。

要先搞定粮食问题,要充足到即便地方上乱起来,朝廷还能维持百姓的口粮,那就可以大刀阔斧了。

所以,龙门商会要加快运作起来了,搞钱,搞粮,搞土地。

钱粮在他的龙门商会手里,可以随时拿出来平衡市场价格,保持市场供给需求,等到了这个程度之后。

那些等着发国难财的杂种,就随时可以消失了。

“爷爷,锦衣卫的事情,您先听听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